苗圩認為,傳統汽車要堅持節能、輕量化方向,排放標準要更為嚴格。但他提醒,在可預見的未來,國內企業行業要超越世界領先企業并沒有太多優勢。“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自主品牌企業要下定決心。”苗圩說。他還表示,對比世界上其它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路徑,“中國走的道路是比較正確的”。
 
  中國政府從2009年開始明確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確定插電式混動、純電動、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線,對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應用給予財政補貼。從政策層面看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09-2012年,推出“十城千輛工程”,主要為補貼公共交通領域。2013-2015年進入第二階段,推出配套產業政策,撬動大量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
 
  政策扶持使得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實現爆發式發展。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在4月22日舉行的一個公開論壇上透露:截至2015年,全國累計生產各類新能源汽車49.8萬輛,接近50萬輛,成為第一個完成產業既定發展目標的國家。
 
  孫逢春認為,現在全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度過導入期,進入第三階段。進入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四部委開始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情況以及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大范圍核查,調查結果成為政策調整的依據。
 
  孫逢春透露,新能源汽車系列調整政策將有望在近期公布。包括《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以及2009年公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等。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2月15日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曾表示,在電動車推廣初期,政府鼓勵政策能夠迅速實現產業規模化,自上而下的推廣體制使之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對比美國在技術路線方面的游移,中國產業政策保證了發展速度。但董揚認為這種方式也有弊端,技術升級推動力和市場對技術的選擇力都比較弱。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在閉門峰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領域政策是有連續性和可預見性的。但到目前為止,培育、扶持產業,已經基本實現目的,市場和法制則有待完善。
 
  他還透露,發改委聯合工信部2015年6月公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之后,到目前為止核準了一家北汽新能源,還有一家正在核準。除此之外,還未收到其它企業的核準申請。